中国平安推出虎年春节七大暖心服务 让你“省心、省时又省钱”
不断下降的价格已经使得光伏与光热相比不再那样昂贵,后者将光束集中在集热器上制造蒸汽带动涡轮机来发电。
但效率较差的产品则陷入价格竞争的红海市场,最低价格来到$0.7/Watt。根据EnergyTrend的调查,多晶硅现货价格走势出现明显的修正。
本周多晶硅价格出现下滑,但相关厂商的报价仍力守在$50/kg的关卡,主要成交价仍落在$51/kg~$53/kg之间,平均成交价来到$52.55/kg,继上周价格下跌后,本周跌幅持续扩大至2.92%。电池与组件方面,欧洲地区对于高效率产品需求仍维持热络,价格可以高到$0.9/Watt左右。因此,EnergyTrend认为多晶硅的价格年底有望达到$45/kg的价位。从平均价格来看,本周单/多晶硅外延片的价位都出现下滑的走势,单晶硅外延片为$2.592/piece,跌幅为1.52%胡广良介绍,2008和2009年,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年递增46%,真空管为35%,去年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年递增更达至50%,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呈现比真空管太阳能更快的增长势头,可以说,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春天来临了。
生产平板型集热器同比增长50%。江苏太阳雨集团总经理陈荣华等认为,最近平板太阳能市场上的利好趋势,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市场开始迅速崛起,在以80%至90%的市场为农村市场的真空管太阳能可能表现不明显,可是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市场,平板太阳能就有很明显的利好表现。如意大利出台的新政策中,明确指出采购的光伏产品若有60%产自欧盟国家,则补助额外增加10%。
以这4家光伏企业的出货量增长率推估全国电池产量,2011年我国电池产量预计将达到16GW。而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计,2011年美国光伏装机量可能达到3GW。部分走垂直一体化路线的光伏企业,其组件生产成本已低于1美元/瓦。据专家测算,在德国、意大利的光伏项目投资仍有10%以上的内部收益率,光伏项目投资的吸引力仍然很强,在政策稳定的情况下,光伏市场保持平稳有序发展依然可期。
为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影响,部分光伏企业已寻求在海外建厂,除了尚德、阿特斯、浙江万向等企业外,近期重庆大全也加入其中,开始在加拿大投资建设组件加工厂。光伏企业产能逐步释放 市场供应充裕今年我国投产的多晶硅企业将达到40家,产量达到9万吨,同比将翻一番。
二是多晶硅进口需求旺盛,据海关统计数据,1~5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已达到2.5万吨,按此速度,全年多晶硅进口量将达到6万吨以上。据国际咨询机构Solarbuzz报告显示,2011年光伏主要市场正在发生转移,欧洲光伏市场份额将从2010年的82%下降至2011年的65%,新兴光伏市场正在加快启动。而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两次进行8%~12%的进一步下调,预计到2012年底,FIT将再削减20%左右。如我国领先的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已达到22美元/千克,而少部分企业的成本仍在40美元/千克以上,在此轮竞争中,孰强孰弱,泾渭分明
据媒体报道,在2011年5月,积压的光伏组件库存一度达到10GW,各大光伏企业为了降低库存压力,纷纷下调光伏产品价格,大有价格战一触即发之势。这些企业凭借其在生产成本、质量、品牌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新兴光伏市场加快启动,光伏主要市场发生转移欧洲主要国家补贴下调,装机增长率放缓,但新兴的一些光伏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将快速崛起。也正是由于意大利在政策上的反反复复导致该国光伏项目发展突然停滞,很多光伏项目被拖延或者推迟,光伏市场观望情绪加重。
另外,国际主要咨询机构普遍预测2011年光伏装机量在20GW以上,与2010年相比将有20%~30%的增长,相信2011年后半年的光伏市场将有较大的改观。今年,在新出台的一些政策中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而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两次进行8%~12%的进一步下调,预计到2012年底,FIT将再削减20%左右。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应用光伏是更安全的选择。
据国际咨询机构Solarbuzz报告显示,2011年光伏主要市场正在发生转移,欧洲光伏市场份额将从2010年的82%下降至2011年的65%,新兴光伏市场正在加快启动。其中河北晶澳、无锡尚德、常州天合、保定英利的产能将分别达到3GW、2.4GW、1.9GW和1.7GW,电池出货量预计分别达到2.2GW、2.2GW、1.7GW和1.7GW,这4家企业的出货量同比增长率达到55%。在此政策调整下,德国1~5月份的装机量大幅降低,约为1.08GW,与去年同期的1726MW相比,下滑37.4%,逐月来看,1~5月份单月的同比增/减幅分别为18%、-38%、-55%、-55%、-38%。供需阶段性失衡 光伏行业整合加速大的企业凭借品牌和成本优势获得了较多的订单,而小的企业则仍苦苦挣扎,光伏产业的马太效应在这轮市场调整过程中将愈演愈烈。而3~5月份的装机规模仅为712MW,未达到下调光伏上网电价的最低规模(875MW),因此7月1日未曾有任何下调。因此在光伏市场整体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调整核电发展计划,重点研究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如我国领先的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已达到22美元/千克,而少部分企业的成本仍在40美元/千克以上,在此轮竞争中,孰强孰弱,泾渭分明。
德国设置装机上限德国在2011年2月份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2011年中期上网电价下调幅度根据今年3~5月的年化装机规模来确定(即以3~5月份的装机量乘以4推估全年光伏装机量)。价格下跌将抵消光伏补贴下调带来的影响光伏补贴政策的初衷在于降低发电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补贴过高不利于光伏技术进步,而补贴过低则将挫伤投资者信心,不利于产业发展。
[page]新兴市场兴起 发展前景仍好欧洲主要国家补贴下调,装机增长率放缓,但一些新兴的光伏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将快速崛起。意大利光伏政策不稳定自年初以来,意大利政府传出将下调光伏补贴的消息,由于该国政府在太阳能补贴政策上的起伏让业内感到无法适从,出现了各种补贴版本,正式方案出台的时间也一拖再拖,直至2011年5月6日才正式出台。
受今年福岛核泄漏影响,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纷纷关闭了老旧的核电站,调整了核电发展政策。上述三个国家2010年的装机量占据全球近66.5%,在这几个主要国家光伏政策的影响下,2011年初,光伏装机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有报纸报道,5月份全球光伏组件的库存甚至达到10GW,远高于4GW的正常水平。2011年6月8~10日在德国举行的InterSolar会展中,大的企业凭借品牌和成本优势获得了较多的订单,而小的企业则仍苦苦挣扎,光伏产业的马太效应在这轮市场调整过程中将愈演愈烈。根据意大利的新政策,2011年6月份,原有上网电价补贴将进一步削减4%~11%,从6月份开始上网电价将以月为单位进行调整,预计到2011年底,FIT将在现在的基础上下降26%~42%。
2011年初,全球主要国家光伏补贴政策相继调整,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影响光伏装机市场的持续增长。除此之外,加拿大、印度、南非、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光伏市场也在逐步兴起。
意大利政府的政策下调目标是将每年的安装量限制在3GW左右。除此之外,2011年装机量全球第三的捷克则准备从2011年起对已建的光伏电站增收26%的税费,该国光伏政策的摇摆使得该国光伏市场发生了急刹车。
国外贸易保护色彩加重,企业海外建厂意愿增强在国际光伏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而我国90%以上的光伏产品依赖出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极易受到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在去年9月,美国曾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起301调查。
下调的补贴政策于2011年7月1日正式执行,从远期来看,德国政府希望将安装上限控制在3GW~5GW。这已经引起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已介入调查。其中,硅片和电池片的价格跌幅最大,已逼近成本价,因此后续的下降幅度将会趋缓。光伏行业马太效应渐显伴随着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下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将在此轮市场调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国家能源局公开信息显示,我国十二五光伏装机量将从原来的5GW上调为10GW,2020年的光伏装机量则有可能上调至50GW,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GW量级。多晶硅供应量不断增大一是我国多晶硅自给能力持续增强,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统计,今年我国投产的多晶硅企业将达到40家,产量达到9万吨,同比将翻一番。
多晶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已分别从2010年12月份的80美元/千克、3.82美元/片、1.4美元/瓦和1.74美元/瓦下降至2011年6月的55美元/千克、2.03美元/片、0.78美元/瓦和1.27美元/瓦,下跌幅度分别为31%、46.8%、44%和27%。全球主要国家光伏补贴政策相继调整,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影响光伏装机市场的持续增长。
这些项目缺少技术经验,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曾遭到国外客户退货和投诉,对我国金太阳工程的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损害了我国光伏产品质优价廉的国际形象。以这4家光伏企业的出货量增长率推估全国电池产量,2011年我国电池产量预计将达到16GW。
最新留言